第75章 喧闹暑期 海外假日 (第1页)
众人都在冥思苦想时,保罗叽里咕噜说了一番话,小美紧接着翻译出来给大家听。
“我们可以在剪辑上想想办法,进坑道和出坑道时设置隐蔽的剪辑点,然后坑道内部通过搭景来实现。”
他的建议也就是外景转内景,是拍电影时很常用的一种方式,好莱坞拍大片时用得很熟练。
比如前世《指环王》的山洞戏,基本都是摄影棚里搭景拍摄的。
对剧情比较了解的林萧
桑平也不赞同,“没错,进洞是画面由亮变暗,剪辑不显突兀,出洞由暗变亮,而且亮度是递进的,一气呵成很难设置剪辑点。”
八一厂的杨晓光突然提问,“范团长,凭你的经验,炮弹在地表爆炸引的震感,在地下会是怎样一种表现形态呢?是水平的晃动,还是上下的抖动,亦或者两者都有?”
范团长想了想回答道,“大概类似小型地震,只不过由于震源很近,所以晃动和抖动会混杂在一起,不会分得很清楚。
如果坑道在地下十几米深的位置,震感已经很小,头上落土,脚下微颤,也就差不多了。”
杨晓光点了点头,又问桑平,“桑老师,坑道内的拍摄,是要求摄影机与人一起震动,还是只有人动而摄影机不动呢?”
桑平看了看陈一鸣,现后者并没有开口的意思,于是自己回答道,“人动,摄影机不动,这里没必要追求主观代入。”
杨晓光问清楚之后不再说话,而是凝神思索。
拍摄需求细化之后,众人更觉得棘手。
人动,摄影机不动,意味着摄影机要足够稳定,不跟随环境变动,掉土、摇晃都不能影响摄影机的稳定工作。
这就基本等于放弃了斯坦尼康跟拍,必须采用摄影平台才行。
要么把摄影机吊起来遥控拍,要么把摄影师吊起来持机拍,两种方式都要架轨道。
架设轨道需要十分宽广的空间,偏偏这个场景需要营造出非常狭窄的感觉。
桑平老师到底拍了几十年戏,见多识广技巧丰富,房间里沉默良久之时,他开口提了一个思路。
“山洞戏不一定非要找个真山洞,既然山洞里很暗,我们就有了腾挪的空间,光线聚焦于中央的演员,同样可以创造出空间狭窄的视觉效果。
至于光亮度不够影响画面质感的问题,完全可以通过反向打光配合遮光板来解决。”
桑平的话一下子打开了众人的思路。
是啊,电影本就是视觉欺骗的艺术,干嘛非要一根筋地往实拍上使劲呢?
魔影厂的路平说道,“我们可以搭一个山洞,只要出入口是真实的,那么跟随镜头的观众自然会认为主角进入的是山腹。
这样我们就可以把坑道空间放得很大,内部架设轨道毫无问题!”
杨晓光兴奋地接口,“没错,甚至主阵地都不需要修在山脊上面,挪到平地修也没问题,还可以省去车辆和设备如何上山的麻烦。”
范团长一听也挺高兴,同样是挖地球,那肯定是在平地上挖更省时省力不是么?
陈一鸣赶紧叫停杨晓光的“延伸思维”
,“别别别,主阵地还是要在554高地修,各个场景的相对关系绝对不能乱。
不过我赞成桑平老师的意见,坑道不是一定要往下挖,完全可以往上盖。”
他走向房间角落的办公桌上,拿过纸笔就开始画简图。
稍后他把图放在沙盘上,对着聚拢过来的众人讲解起来。
“范叔,主阵地的的搭景,咱们分三步走。
这样,我们就有了一个足够大的拍摄空间,出入口完全自然光,而内部则和真山洞一样完全没有光。”
今天剧组过来堪景的都是各自领域的行家,陈一鸣讲解到这个程度,众人自然知道实拍时如何处理。
唯一听不明白的只有范团长,不过他不需要操心场景内外部的构造,只要把建筑修得够结实就行。
他拿起陈一鸣画的简图看了一会儿,思索片刻之后点点头表示问题不大,“三五天就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