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理想之星 (第1页)

作者:唐五藏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而现在沧溟一号的戴森球不是这样的,主体也不是装载太阳帆的卫星,而是……一张巨大的由微型智能机器人组成的网状结构,这种网状结构可以网罗包括空气分子在内的所有物质,这些物质会在这个网状结构中进行聚变反应,人类可以自行设定需要的物质。

比如需要碳……

只需要氢元素进行连续聚变,就可以变成氦、锂、铍、硼、碳……

通过这种方式,人类可以获取所有想要的资源,这些资源,沧溟一号不需要,所以完全作为人类的补给。

而且高远担心的面积太大,收拢度太慢的问题也完全不需要担心……

这些纳米智能机器人会一边吸取物资,一边自行进行扩张!

扩张的度是以几何倍数增长的方式进行的。

初期可以进度缓慢,但是当基数变大之后,那就会快很多。

就像数学上经典的棋盘上的米粒,个格子,第一个格子一粒米,第二个格子粒米,第三个格子粒米!

那么第个格子是多少粒米呢?

答案乎所有人的想象,第个格子上放置的米粒数量是一个位的数字,大约两千多亿吨!

足够十亿人吃五百年!

所以裂变式制造,越到后期,规模越大,但为什么还是需要五百年呢?因为当膨胀度过纳米机器人的运动度时,扩张就会进入了一个瓶颈,无法继续加快!

要把方圆十光年的星云包裹进来,需要的时间很长……

这就像一个细菌要吃掉一头蓝鲸,就算可以无限分裂,但是也需要很久。

现在高远就是想吃掉蓝鲸的细菌!

人类要把这片星云吃下来,星云外围的星际物质很少,只比一些行星的大气层稍微密集一点!

但是越到内部,物质浓度就越大,而且温度就越高。

所以前期几乎没有难度,但是到了后面,难度就加大了,星云核心区域已经跟恒星内部几乎没区别的!

人类之前再大胆,也只是想包裹太阳吸收能量,也没想过要吃掉太阳。

现在高远却要吃掉一颗还未成型的太阳……

高远不知道到时候这些纳米机器人组成的网能不能抗住几亿度,甚至十几亿度的高温。

但是既然沧溟一号有信心,那高远也没什么意见。

现在所有人都要加入这场‘吃太阳’的游戏。

纳米机器人前期还可以通过一台算来控制,但是当数量到达一个量级之后就必须分割控制,高远计算过,自己至少需要一百亿台级光子计算机来链接进这个庞大的物质网内,每台光子计算机需要控制过十亿公里的网状结构。

这么复杂的计算,普通计算机根本承受不住,只能不断的对不同区域进行分割,最终形成的这个庞大的计算机网络,甚至比人脑的细胞都要复杂!

想要组成一个直径十光年的纳米机器人大球,需要的物质是极其庞大的,不过,后期这个网会越来越小,直到缩到一颗行星那么大!

前面吸收的能量和物质都会用于扩张,到了一百年后才会有多余物资。

高远还需要提前规划这些物资的用途。

他打算制造一个巨大的行星战舰,一片星云就是一颗恒星。

吃掉这片星云最终产生的物资有多少?高远不知道……

但是一定很多很多。

所以他要提前研一种级星球战舰。

一颗比普通行星更大的战舰。

或者说这是一颗堡垒星球,有动力系统,有防御系统,内部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星球。

有了这样一颗行星,未来走到哪里,哪里就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