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大婚前四 (第1页)
通商贸易,对于大昭甚至追溯至前朝历史百年多的岁月里,并没有相关的政策案例。
目前这片大陆上仅有的五个国家,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并不好,尤其是西戎、东夷,因为资源短缺、物资匮乏、掌控地缘政治等方面的利益驱使,经常会对资源广袤的大昭动侵略战争,当年丢失的十三座城池以及东夷三天两头的骚扰都是累累白骨的血债。
这样的国家关系,不会有正常的贸易往来,也因为各种复杂的原因导致很多掌权者不会主动推进贸易往来,直到各自国内朝代更替、政权更迭,直到先皇建立大昭。
直到萧清瑶在御事殿偏殿的藏书楼中看到先皇的手书,具体点的话,应该是先皇年轻时留下的日记,字蕴千机,锋芒毕露,像是一本生活随笔,随手写了许多关于治国安邦的想法和政策,其中就谈到‘事体蛊坏,国势凌夷,局改时移,垣垒将破’等紧迫的国家形势,并提出依法治国,以商止战,提出大昭的未来需要制衡世族,减少上层阶级对国家资源的垄断和侵占,大力展农、工、商经济,让国民安于富裕少流寇匪类。提出贸易通商的可能性,与其他国家互通有无,提高国家整体水平,并辅以军事威慑维持均衡,避免被其他国家侵略的历史重演。
当时在御事殿匆匆一瞥,并没有想太多。
后来忙着稳定内部局势,确保朝政稳定,避免出现更大规模的内乱……
随着局势不断变化,从国内到国外,从内部矛盾到外部矛盾,逐渐认清一些现实的同时,又窥探到西戎阐禹的野心。
如何得知左思琦这篇策论的?是陆翊随日常事务,在谈到赋税、财政收支的问题时夹在资料中的内容。
同榜登科的状元、探花。
这个时代,通过科举之路走进官场还能爬到高位的,更是凤毛麟角。
至少目前为止,萧清瑶只知道陆翊和左思琦两人。陆翊背后的关系复杂,很难说有没有什么暗箱操作的事,而家族落没,本身也没什么显赫家世的左思琦却是实打实的探花郎。
这个时代的科举考试与她前世所知道的科举,不论从形式还是考试内容上都有些出入,萧清瑶不知道左思琦是抱着什么样的心态和想法在会试时务策中选择了这么一道冷门的题目。
后来她命人从吏部的犄角旮旯里找来了已经残缺不全的试卷,有陆翊的,也有左思琦的。
只能说,这种全国性质的科举考试,哪怕并不是现在这个时代的主流,这些名列前茅,哪怕只是为世族纨绔当垫脚石陪跑的人,实力都不容小觑。
左思琦的一腔热血和满心抱负,都在试卷上一望而知。
比起陆翊的‘蓄谋已久’和纯天然的爱国青年左思琦,都是被时代大环境所累的文人才子,倒也说不清谁更可悲一些。
如今的形势,恐怕不但要开埠通商,更大的挑战是那十三座城池里受过精神创伤的百姓们。
萧清瑶有自己的想法,但也想先听听专业人士的意见和建议。
比如,在会试中一时纵笔不能自休,写了近万数字的左思琦。
题目还是十分冷门的时政论述——《论边陲通商之利与治》。
他在其中的主张就是贸易不但能充盈国库,还要打造集军事、商贸、娱乐于一体的边陲重镇。
只是纸上高谈阔论与现实、时局变化等因素并不能有效结合起来,也会是制定政策的弊端。
去边关走一走,看一看现在的形势和当地的风土人情,结合时政和想法,能够落地推进的政策才是大昭真正需要的。
“十三座城需要重建,城内的百姓也需要重生,就以这里作为通商贸易的试点,打造集军事、商贸、娱乐于一体的级城镇群。”
萧清瑶伸手将小心翼翼凑到她跟前嗅来嗅去,尾巴越摇越快的小黑拢到怀中,一边撸着狗头,一边开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