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互动 影评 (第2页)

作者:丘拉皮卡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陈一鸣怎么可能被这种质问难住,当即说道,“就像小说作者无法掌控书中人物的命运一样,电影里的人物也有他们各自的选择。”

段一宁毫不犹豫地插话拆台,“我可没想那么选,别甩锅给我。”

“吁!”

几十位听得懂华语的观众马上就嘘了出来,剩下听不懂华语的观众一看有热闹也果断跟进,一时间放映厅里嘘声震天。

陈一鸣面不改色,等声音停歇才再次举起话筒,“我的意思是,镜头也有它自己的想法,而我对其表示尊重。”

“吁!”

又是一阵嘘声,当即就有观众喊起了保罗的名字,其实是提醒他某人的恶劣甩锅行为。

可惜保罗根本没听懂刚才台上台下在说啥,一听到自己的名字,立刻进入了表演状态,笑呵呵地挥手不止,一边挥还一边“yeah、yeah”

地点头答应着。

简短的相声剧到此为止,小闹一下没关系,自己人当着外人长时间自嗨,就显得不友好了。

结束了与观众的互动,意味着陈一鸣的行程已经过半,又可以轻松几天了。

当天晚上,《每日银幕》正式布了媒体评审团的

本届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共入围2o部电影,其中一半已经正式亮相。

受邀的媒体评委共12家,除了戛纳场刊自己之外,还有来自坚果、高卢、不列颠、斯威典、河南、金字塔国、泰兰等国的11家媒体记者。

目前暂居

《1951》与坚果影片《十四个月》、不列颠电影《利益攸关》同为3。o分,并列

媒体评委对《1951》的评价,以《好莱坞报道》的专栏作家波拉克-杰克逊的影评最具代表性。

波拉克列举了《1951》做出的三大创新,并予以高度评价,他甚至认为《1951》进一步扩展了世界影史的外延。

当其冲的自然就是独一无二的“移动式一镜到底”

,或者说“移动式长镜头”

虽然也有评委认为,《1951》是由长镜头拼接而成的电影,只不过拼接得更加隐蔽,但论其实质,终究不同于《夺魂索》这种彻底一镜到底的开山之作。

波拉克对此种观点极力反驳,在他看来,电影论其本质就是视觉欺骗的艺术,评价电影的出点,始终应该是电影本身,而没必要及于其幕后制作。

幕后的工作当然有其意义,但那属于技术探讨的层面,而不是影片鉴赏的范畴。

从这个角度来讲,《1951》确实具有独一无二的特质,它

如果把约束条件限定得更为严格一些,《1951》已经做到了它可以做到的极致,即引导观众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整且不停顿地游历限定的空间。

这是一个拓展电影可能性边界的有益尝试,试验的结果也并非简陋粗劣,而是具有相当观赏性和思想性的佳作。

任何一名电影人,都应该对试验的设计者陈一鸣导演表达善意与鼓励。

如果说

波拉克提醒影评人注意,《1951》里面几乎所有的人物,其命运都处于“薛定谔的状态”

,也就是结果如何不取决于剧本和表演,而是观众本人在观影时的心理。

主角一路上偶遇的友军士兵,有哪一个是确定死亡的吗?

似乎有一个,就是侦察小组里被敌人观察手击中的士兵。

他真的死了吗?其实也不一定,因为如果有善良的观众认定其只是受伤昏迷,也并不是完全说不通。

以往的战争电影,特别是反映火线交战的电影,往往会倾向于采用大量直接性的爆炸、血浆、脏污来凸显反战立场、引导人物弧光。

《1951》显然也是同样的路径,但是在具体实现上,他使用了留白的技法,通过回避殉道者的死亡,放大被感召者的情绪,给观众留下了极大的想象空间。

如果这是一部正常拍摄的蒙太奇电影,可能留白的技法反而会适得其反,但正因为“一镜到底”

的限制,让这种东方式的留白最大化地挥了其积极作用。

这同样是一种有益且有趣的技法探讨,至少我现在就对“留白”

有着浓厚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