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辰小说>这个导演要谢罪鼎杰书院 > 第120章 主题曲 铁将军

第120章 主题曲 铁将军 (第2页)

作者:丘拉皮卡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陈一鸣只能摇头,这歌他只记得大致的调子,词也没记全,给到葛继明的连半成品都算不上,所以说是葛继明的创作也没问题。

其实关于《1951》的主题曲,陈一鸣纠结了很久。

这片子几乎大半程都在炸炸炸,再加Bgm会显得很吵。

而少量不炸的部分,因为要渲染紧张气氛的原因,也不适合加入Bgm。

总的来说,电影后期配乐的比重很小,甚至拿掉主题曲都不是不行。

特别是考虑到电影还要去戛纳参展,一过于主旋律风格的主题曲,很可能冲淡海外评委的观感。

但是桑平的话最终压倒了陈一鸣的“中立”

立场,《1951》终究是一部华国电影,先还是应该满足华国观众的情感需求。

既然烟火大会都安排了,加入一扣题的主题曲,把观众的情绪承接下来并延续下去,从电影节奏方面来讲是顺理成章的,完全没有必要为了回避意识形态而刻意省略。

前世从半岛战争取材的经典歌曲很多,特别是《我的祖国》和《英雄赞歌》,属于刻在陈一鸣骨髓里的记忆,不可能忘记。

但是这两歌太“重”

了,重到陈一鸣不敢拿出来,重到《1951》根本背负不起。

想来想去,他选了《永志不忘》。

上一世2o2o年,华国军方和央广为了纪念抗美援朝7o周年联合制作了一部专题纪录片《为了和平》,《永志不忘》就是这部纪录片的主题曲。

陈一鸣忘记了词曲作者,只记得原唱是韩磊。

时过境迁,7o年之后的《永志不忘》,对比抗美援朝同时代的《我的祖国》和《英雄赞歌》,视角已经有了一些微妙的变化。

抚今追昔,意在怀念。

陈一鸣觉得,这个基调更符合《1951》的氛围。

他自己心里清楚,他是以7o年后当代年轻人的内核,来设计木小林这个主人公的。

片中的木小林是一个农村新兵,但如果说他是一个7o年后的穿越客,懵懂地经受了一番半岛战争的洗礼,上演了一幕华国版的《我们来自未来》,其实也并不违和。

……

烟花易冷,曲终人散。

最后一场戏的拍摄十分顺利,一点点小Bug完全在巨石工坊的覆盖范围。这就让《1951》的拍摄,结束得毫无戏剧性。

八一厂的回帝都,保罗跟他的助手也一起,他们将在那里乘飞机回国。

陈一鸣抓着保罗很是不舍,多好的一个摄像头啊,也不知道有没有机会再次合作。

保罗则毫无离愁别绪,还早早跟陈一鸣约定,8月份在戛纳见。

魔影厂的则回魔都,祥瑞跟刘东君一家三口都在这一路,祥瑞同样需要尽快回坚果,否则她的学位堪忧。

陈一鸣则是单独一路,去省会乘飞机回东北老家。

他母上已经下过不止一次最后通牒了,如果让她老人家知道电影杀青了他还不回家,陈一鸣不敢想象自己的下场。

所有素材都已经传给魔影厂的剪辑师,陈一鸣可以等到粗剪完成之后再介入,这样他就有了至少半周的假期。

陈一鸣搭乘杨少校特意派给他的车前往县城,从那里转车去省城,再乘飞机回老家。

一路上先转大巴后转飞机再转的士,到家的时候已经晚上1o点了。

结果他风尘仆仆地回到家,准备先给老爹老妈一个惊喜,然后再感受家庭温暖的时候,家里却是铁将军把门,没人。

陈一鸣麻爪了,他没有家里的钥匙!

背着包晃悠出楼道,顾不上惊喜打对折,陈一鸣按开电话给老爹拨了过去。

“老爸,你和我妈在哪呢?家里咋没人捏?”

电话那头不出意外地传出“等一下,三饼碰!”

的声音,隔了一会儿才传出他爹的声音。

“你咋回来了?不是要拍到六月份吗?”

“后半段挺顺利的,提前1o天拍完了,我挤出几天假。”

“我跟你妈跟了个小区的团,游三峡呢。”

好么,合着搓麻搓到长江上去了。“那我怎么办?我没家里钥匙。”

“你那么大人了,自己想办法!”

“爸你把电话给我妈,我跟她说几句。”

“说啥说,她早睡觉了,有话明天说,挂了!”

陈一鸣拿着盲音的电话无语凝噎,所以爱会消失,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