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住院 解惑 (第2页)

作者:丘拉皮卡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这次我们不仅要继续扩大点映,还要再加上两个保险,争取在正式上映之前,就把网络上的种子用户一网打尽。

这两个保险我都跟老贾说过,一个是微博,一个就是在线订票。”

大壮依旧是那副懵懂的样子,显然他并不觉得这两个新鲜事物能掀起多大的浪花。

这很正常,如果陈一鸣不是看过标准答案,他也想不到点映+微博+在线订票三合一之后,会给华国电影市场带去怎样的变化。

毕竟,哪怕在陈一鸣经历过的前世,这三个大杀器也从未在一起合力过威。

号称改变华国电影业态的“点映+票补”

屠龙倚天交并,已经迟至2o17年了。

那个时候微博大战早已尘埃落定,胜出的新浪微博坐地收租,成了娱乐圈的头号大地主。

前世的电影圈是很闭塞的,电影人对互联网这个新兴工具极不敏感,所谓的拥抱互联网,也就限于宣的时候勾搭一下水军头子。

片方在2o13年的时候,还在为互联网平台的票补大战欢呼雀跃,短短五六年过后,他们就成了案板上的肉,被完成市场分割的互联网巨头反过来搓圆揉扁予取予求。

想要票房?可以,买路钱拿来!

电影圈以艺术人自居,坑过煤老板,坑过地产商,在坑互联网土豪时终于失手了。

前世陈一鸣穿越时,不管是搞电影的还是搞电视剧的,都已经沦为互联网巨头的打工人。

互联网一统天下属于大势不可逆,陈一鸣并没有螳臂当车的想法,他还没那么自大。

不过这并不妨碍陈一鸣在网巨们尚处于襁褓期时,利用先知先觉大薅一把羊毛,反正互联网大佬们烧起钱来手不抖眼不眨,那干嘛不烧在《1951》这个热灶上呢。

陈一鸣把自己的想法掰碎了解释给大壮听,这一摊子他没有精力顾及,还是需要马公子出马张罗。

他竖起右手食指,“四大门户网站各开一家微博,人脑子打出狗脑子,都在烧钱拉用户,没错吧?”

大壮点头如啄米。

陈一鸣又弹出右手中指,“在线订票网站扩张太慢,有两个原因。

大壮更大力地啄米。

陈一鸣继续弹出右手无名指,“《1951》想要从不利舆论中突围,必须在上映前就竖起用户口碑,这个口碑媒体和影评人多半会给得很抠唆,所以我们需要直接连通大量普通观众。”

陈一鸣左手一包把右手三个手指合拢,“你看,三家各有所长,也各有所求,《1951》正好做一个桥梁,把三家打通。

咱们华国老百姓最现实不过,想让他们进影院,再怎么吹牛逼都不如直接给钱,现在一张电影票3o大洋,如果我们在试映场直接压到9块9,你觉得他们来不来?

一张票2o大洋差价,这个钱当然不是咱们出。

刚才我说的三家,微博最有钱,也有意愿烧钱,所以这钱他们掏。

订票平台有销售渠道,有种子用户,但扩张乏力,这个问题咱们给他解决。没钱有微博狗大户,没关系这不正好有你马公子?

更重要的是,把微博跟订票平台打通之后,就可以直接玩儿预售,把点映的热度一直延续到正式上映。

到时候不用多,把日预售票房顶上5ooo万,周票房顶上1个亿,咱们电影的口碑就算彻底立住,再也不用怕某些媒体和影评人别有用心的唱衰了。

1个亿预售,相当于3oo多万观影人次,再指着电影无脑黑就等于骂这3oo多万人都是脑残,你觉得舆情会不会反转?

咱们甚至还能通过微博再反向炒作一把,黑红也是红嘛!”

马云腾越听嘴巴张得越大,等陈一鸣说完,他已经彻底呆滞。

呲溜一声吞回行将滴落的口水,大壮一拍大腿叫道,“虽然我没有完全明白,但是我觉得大有搞头,起码这个预售票房冠军就很有意思。

对了,四大门户都有微博,我优先跟哪家谈?”

陈一鸣咧嘴一笑,“小孩子才做选择,大人当然是全都要。

大壮,你要先纠正一下思想,这个合作不是我们《1951》有求于微博,而是微博有求于我们,我们是在拿一部现象级电影帮他们拉用户。

收起你那不以为然的表情,去谈合作之前,先找个互联网圈内人了解一下行情,别整得咱们成了上杆子的。

2o块一个的获客成本,但凡是一个会烧钱的互联网大佬,都只会有一个反应,那就是有多少要多少!

而且《1951》是一部通吃全部年龄层的电影,特别是互联网很难覆盖到的中老年用户,这个营销机会千金难买,钱花出去就是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