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改编 支配 (第2页)

作者:丘拉皮卡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如果把这个设定在剧本开头就讲清楚,其实观众很容易理解并认同,毕竟同一时间自主意识只能有一个,一个人不可能既是a又是b。

但是为了把字符世界的悬念保留到最后,这个设定不能讲得很清楚,所以莉莉才会有那个疑惑,莫妮卡到底是什么来历,她要干什么,全然一头雾水。

如果让我来评价,祥瑞的剧本立足于一个有趣的点子,但是没能把故事讲好。

扩写后的剧本,集中探讨了一个问题,就是人的主观意识,能否被人为地改写或是擦除。

点子本身也许并不出奇,但是祥瑞把后期特效制作中的纯色抠像引入到电影中来,作为干涉意识这种行为在视觉上的呈现方式。

我很喜欢这个搭配,够形象,够大众,够新潮。

唯一的问题,就是不够直观,莉莉的演技再精湛,哪怕能让观众清晰地感知到身体内三个自主意识的区分,也还是无法解释那个问题,莫妮卡到底要干什么。

所以我的想法,就是把整个故事再套一层壳子,在电影一开始,就把意识干涉的信息传递给观众。”

三个妹子已经完全糊涂了,现在的版本已经圆环套圆环不知道嵌套多少层了,外面还要再套一层?

那不是更复杂了吗?

陈一鸣拿过纸笔边画边说。

“剧本开头一定要交待近未来的科幻背景,给观众建立起基本的观影预期,以便他们可以无障碍地接受电影的底层设定。

在电影的世界中,意识空间已经得到普及,但也带来一个潜在问题,就是沉浸其中容易诱精神疾病。

接下来,实验小组和爱丽丝出场,这是故事的主线。

爱丽丝是患有精神疾病的病人,她将接受实验小组的意识干涉疗法。

然而实验小组的真实目的显然不止于治病救人,在爱丽丝展开意识空间的同时,组长莫妮卡趁机入侵,化身艾斯丽压制了爱丽丝的主意识。

此时电影给出

因此莫妮卡的意识不能直接替代爱丽丝的意识,而只能借助意识空间内的化身艾斯丽。

同时,由于爱丽丝自主意识的抵抗,艾斯丽的行为只有潜意识下的倾向性,而没有明确的指向性。

这样就引出电影的

艾斯丽在意识空间醒来之后,通过颜色的引导定位到实验小组的真正目标,爱丽丝的钢琴天赋。

下一个任务,就是引导艾斯丽与爱丽丝的主意识交互,把爱丽丝的钢琴天赋转移到艾斯丽的意识之上。

由此引出电影的

实验小组显然已经不是

在实验小组的最终目的未被揭时,这个进度指示仪自然有着不同的形态。

在主实验室,显示的是脱离倒计时与天赋充盈百分比,在倒计时归零时,百分比数字越大,天赋的纯度就越高。

而在爱丽丝的床前,则是意识干涉的结束倒计时与治疗进度百分比,给出的解释是百分比数字越大,治疗效果越好。

现在我们完成了电影初始阶段的铺垫,用直观可视的方式和简洁明了的台词,交待了电影中的两方势力和他们各自的目的。

正方是病弱少女爱丽丝的主意识,但是她在意识空间,却是基于潜意识进行自抵抗的大反派。

反方是盗贼集团的组长莫妮卡和4个同伙,而在意识空间内,她却是追寻自我的勇敢少女艾斯丽。

当然,观众此时并不知晓这一正反对立,他们的

随着陈一鸣的讲述,祥瑞早已进入到奋笔疾书的状态,然后越记嘴巴张得越大,现在她的思路已经被陈一鸣彻底支配。

莉莉的眼睛也越听越亮,这个点子新奇有趣,过往电影里从未见到过。而且新剧本把她需要分饰的三个角色进行了明确的拆分,她对角色的理解一下子清晰了不少。

至于梅根,陈一鸣说的太快,她的华文不足以让其跟上思路,因此一直处于懵逼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