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辰小说>这个导演要谢罪鼎杰书院 > 第174章 帮忙善后 技术碾压

第174章 帮忙善后 技术碾压 (第2页)

作者:丘拉皮卡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按照之前的设定,意识融合十分危险,因此压制爱丽丝的主意识,自然也是风险很高的任务。

你们觉得,莫妮卡如果真的是盗贼团的领导者,这个任务该由她亲自出马吗?”

祥瑞的眼神当即就是一亮。

陈一鸣继续解释道,“所以,只有把莫妮卡设定为非人类的纯粹意识体,设定为盗贼团的盗窃工具,才符合现实逻辑。

而且,盗贼团的恶,不止是打着治病的旗号窃取天赋,更在于把它当成商品贩卖。

这是电影背景世界的冰山一角,也是提升整部电影格调的重要侧写。

至于结局,我们只需要在叛徒实验员交接货物时,暗示艾斯丽与男友的独立存在就好了。

这样,电影的结局就是,爱丽丝收获健康,艾斯丽得以觉醒,而盗贼团一无所获。”

剧本的讨论到此告一段落,祥瑞重新振作起来,开始闭关修改剧本。

陈一鸣则在逍遥几天之后,主动向正在坚果各地忙活颁奖季的申芃菲报到。

祥瑞的前期筹备搞得拉稀摆带,陈一鸣不得不帮忙善后。

正如陈一鸣所说,如果是一个有经验的制作人,11o万预算的b级片,建组绝对是手到擒来。

申大姐一出手果然不同,在了解过详细情况,特别是对家在好莱坞颇有势力之后,她很快就拿出了应对之策。

申芃菲一个电话打到枫叶国,联系到温哥华十月工作室的ceo,eric1ee。

温哥华历来是好莱坞剧组的选外拍地,一个b级小剧组,不管是演员、幕后还是后期,都能在当地轻松解决。

而且,枫叶国为了吸引好莱坞剧组入驻,剧组在当地的销,还可以享受一定比例的补贴返还,虽然绝对数字不大,但也不无小补。

更重要的是,远离洛杉矶,祥瑞的对头再想捣乱,就没那么容易了。

当然,陈一鸣在申大姐跟前欠下一个人情,对于后者给他安排的繁忙行程,也唯有俯听命一个选择。

目前,《1951》依然保持着每天十几场的节奏进行小规模放映,只不过从洛杉矶一地,逐渐扩展至坚果各州。

但是对这部电影的讨论热度,已经在专业群体中逐渐升温。

这当中肯定有华纳买的公关,不过自加入的也不在少数。

毕竟金棕榈的名头和五个金球奖提名都不是假的,而相对敏感的题材,也很对一部分好莱坞白左的胃口。

此外,移动式一镜到底的制作方式,对于专业人士来说,也是不错的谈资。

因此,陈一鸣作为《1951》的导演和编剧,在《潘多拉》的映礼上初次亮相时,还是吸引了不少关注的。

《潘多拉》无愧于卡隆-麦基口中“越时代”

的评价,陈一鸣尽管有前世《阿凡达》的记忆打底,观影的时候依旧被震撼到了。

《方舟》的特效,还在陈一鸣的想象之内,他虽然知道现阶段华国工作室还做不到,但至少知道该往哪个方向努力。

而《潘多拉》的特效,已经出了陈一鸣的想象,因为这种带着特效拍摄的制作方式,他在前世只是听说过,却从来没有真正见识过。

对于所谓两个镜头并联的3d摄影机,还有预置特效的取景框,他的了解只限于道听途说,既不通晓原理,也不知道在技术上该如何实现。

在映礼上,他与大导演卡隆-麦基有过一次简短的对话,可惜场合所限,无法做更深入的交流。

而陈一鸣的内心,对是否要走技术大片的路线,其实也颇为犹豫。

从前世的经验来看,《阿凡达》之后,3d大片确实兴盛一时,但并没有一统天下。

3d大片重特效、轻故事的倾向,让观众在短短五六年之后就开始厌倦。

而华国电影市场又有所不同,它在大片领域是好莱坞的倾销地,在被特效技术碾压的那几年,华国导演们在技术追赶无望的情况下,不得不改变路线,这反而变相催生了华国尚属萌芽的类型片市场。

虽然陈一鸣能够想象的到,《潘多拉》在华国上映之后,华国电影人会怎样的如丧考妣,又会是怎样的灰心丧气。

但是《潘多拉》之于华国电影市场,整体却是利大于弊的。

不管是大幅提升的票价,还是数量暴增的影院数,以及指数增长的投资额,长远来看都是重大利好。

因此陈一鸣内心并没有多少焦虑,对技术本身也没有额外的执着。

电影的本质终究是用影像来讲故事,故事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