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辰小说>这个导演要谢罪鼎杰书院 > 第198章 保大媒 晓明哥

第198章 保大媒 晓明哥 (第2页)

作者:丘拉皮卡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侯佩娟一点儿也不客气,一口气过来五个人选,大有把角色一家包圆的气势。

都是港城的次生代演员,有港片里的万年配角,也有tvb剧集中的一线小生。

小美看着曾经的“男神们”

无法抉择,选角导演自知得罪不起制片人,也不好表意见,于是就直接摆到了陈一鸣跟前。

陈一鸣本身对港城演员没有偏见,但是想上他的戏,普通话起码要过关。

他并不反感在商业电影里使用配音,《木兰》这部电影就没指望能在国外拿奖,但是对戏的时候至少不能让搭档出戏,也不能出于后期矫正口型的原因改动台词,那样太不专业。

面对陈一鸣的追问,侯佩娟很实在地撤回了四个人选,只留下了一个叫林枫的32岁男演员。

港城以外,就是内地的二线演员,有投资人推过来的,也有自己找过来的。

魔影投资部的莫经理推过来两个,都是魔都戏剧学院毕业的,算是同属魔影圈子。

一个叫聂元,33岁,演过最出名的角色是新版《西游记》里的唐僧,前不久刚在麦子雄的电影里完成次触电,饰演关二爷的刀下鬼、洛阳太守韩福。

另一个叫林庚,刚毕业没几天的23岁小鲜肉一枚。

金盾比较克制,只推荐了一个演员,就是之前合作过《1951》的张毅,看来老张终于苦尽甘来,都开始享受资本的力捧了。

还有一个毛遂自荐的,同样是《1951》的老面孔,侦察组长张宇。

既然是老朋友,陈一鸣就毫不避讳地打了电话过去。

按理说,两人出演过1o亿票房的大制作,戏份也都不算龙套,无论是热度还是演技,都有资格挑戏演了,就算不是电影,电视剧的机会总不会缺。

像《木兰》这种一忙活就是一年多的项目,不仅要训练戏份还不多,全程都是女主的挂件,钱名两项都不落地,实在是没有必要上杆子追求。

电话里陈一鸣把情况讲得很明白,拍得会很苦,回报很难说,片酬也不高,反正肯定没有《1951》给演员包的红包高。

张毅还是以往的乐天语气,表示挑不出好本子,还不如跟着陈导再磨练磨练,拍陈导的一部戏,抵得上拍别人的十部戏。

陈一鸣把衣吞下,炮弹打了回去,直言不担保试镜必过,谁知道你那张刀条脸能不能撑得住古装呢。

张宇则是言简意赅,说《1951》拍完之后一直在跑单帮,演了一部黔省电视台的戏支持家乡,现在刚好又有档期了,不担心时间长,驻组时间越长,他心里越踏实。

那行吧,张悍匪的理想返璞归真,陈一鸣也不好多说什么,他那张脸也确实带着些异域风格,就过来试试呗。

这五个重点人选,加上十三个通过一轮试镜的海选演员,共同参加

步骤方面跟木兰的选角一样,先看形体再看仪态,淘汰了六个特别不适合古装扮相的,留下十二个。

这时候陈一鸣又接到了一个久未联系的“老朋友”

的电话,接起来的

尬聊了几句,对面才明白陈一鸣已经把自己给忘了,很体贴地自报家门,杭晓明。

这给陈一鸣囧的,之前一起走红毯的交情,他居然把人家忘得干干净净,实在是不应该。

晓明哥在电话里很爽快,表示想挑战一下古代武将的角色,希望能有跟陈导合作的机会。

话说的很上道,要求也不高,能参加试镜就行,陈导觉得不合适决不强求。

人家好歹也是华国中生代小生中的领头羊,身架又放得这么低,陈一鸣当然只能“含泪”

答应下来。

这样

没错,一个都没淘汰,角色也没分配,等他们把身手练出来再说。

因为其中哪怕是年纪最小演技最嫩的林庚,也基本满足了陈一鸣的需要。

事实上《木兰》对男演员的要求本就不高,武戏远多于文戏,台词量也不多。

这样的戏其实应该找武行出身的演员来拍,但是陈一鸣心目中《木兰》不是一部武打片,他希望在电影里还原硬桥硬马的战阵厮杀。

就像三国演义里的斗将名场面,突出错马之际生死立分的那种感觉。

这种情况下,再启用观众熟悉的那一票“打手”

,反而会有适得其反的效果。

好比前世陈一鸣看成龙大哥出演的剧情片,就总有下一刻他就抄起椅子拍人的观影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