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无主的凤州 (第2页)

管理城池需要钱财,他该从什么地方弄钱呢?

按说应该是朝廷放,可自从陕西大旱之后,朝廷就不给凤州银子了。

朝廷不给也行,凤州府衙自己可以通过税收的形式自筹资金,但是凤州府衙又在哪里呢?

官兵没来之前是土匪管理,所有的税收土匪早就拿走了。官兵来了之后也收过税,虽然为数不多,但也被官兵连同独龙山抢回来的财产一起带走了。

临走前贺人龙到时给凤州留下了几十两银子。

但偌大的凤州府衙是这点银子能维持下去的吗?显然不行。

咋办呢?

那就按事情的紧要程度来办理。

当下什么事情最重要呢?应该是守卫城池。

上任后的老书吏立即用这点银子请了十多个人把东南西北四座城门看好,严防死守,防止外人入侵。

城之所以称之为城,因为有城墙、城门和城垛等守护着里面的百姓,如果没有了城池,凤州百姓跟住在野外是差不多的。

但是四座城门才十多人守护,太少了吧。

这种守城方式简直就是看门大爷的守门方式,咋行呢?

老书吏也知道不行,但他也没有办法,因为手里没有更多的钱雇人。

就这点钱还指不定能坚持几天呢?

雇人守好门之后,老书吏便把凤州的士绅豪门以及读过书的秀才举人请来商量事情了,顺便想让这些人出点钱帮助凤州度过危机。

经过这次商量,老书吏才知道这些有钱人真他妈不是东西。

城东的李财主说,“出钱可以,但你要把我的左右邻家都搬走,把我家的院子扩大一倍。”

城南的王掌柜说,“这几年兵荒马乱的,我其实根本就没钱,你们看着办,我就不出钱了。”

城北的何掌柜说的更绝,“此前我们老何家的祖坟城南,自从明洪武年间跟城南的王氏生争执后,这才不得不将祖坟迁到了城北,要我出钱也行,除非府衙答应把我家的祖坟重新迁到城南。”

我的那个天神,竟然连祖坟的事情都说出来了,这些人还有点人性,有点公德没?

城西的陈掌柜虽然坐在屋子里,但自始至终一句话都不说,似乎这些事都是别人的,跟自己一点关系都没有。

面对如此之多,而又无耻的有钱人,老书吏能说些什么呢?

其实这些之所以能够当着老书吏的面提如此不要脸的要求,人家掐准了老书吏的命脉,你不过一个临时代管的,操这么多闲心干啥?

“该说的都说完了?”

老书吏无奈的问道。

“都说完了。”

“说完了就散了吧,老朽也该走了。”

老书吏无奈的说道。

你也要走啊?

“不走还能作什么?没有钱,我还代管什么,还不如早点回家种地,也好养活老婆孩子。”

说罢,老书吏起身走向后堂,简单收拾完自己的行李,离开凤州府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