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号城 (第1页)

作者:尤加利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单小溪跟着人流,排队通过安检,然后向着传送站出口走去。

单小溪走得比较慢,好奇地四下张望。

以地下人行通道的人流量判断,1号城的传送站每天的人流量在数百。跟13号城每天最多两位数的传送量相比,1号城果然是枢纽级主城。

1号城是红月世界第一个人类城市,也是所有城市中最古老的一个,据说1号城已经有三百多年的历史。

脚下是棕红色的四方瓷砖,两侧墙壁贴的是绿色瓷砖,缝隙间藏着擦不掉的灰尘,有些瓷砖已经开裂,看上去年头不短了。

单小溪感觉像是回到了前世绿皮火车站。

前方已经可以看到出口,两位工作人员分别站在出口两侧。他们只是看着客人们离开,不再检查传送票。

离开传送站的安检总共只进行一次。

顺利出站,单小溪站在出站口,望向前方雾汽浓重的街道,淡定地从随身包里取出口罩戴上。

来之前,单小溪做了很多功课,对1号城的情况有些充分的心理准备和物质准备。

1号城的科技并不达,相反整个社会的技术水平仍然停留在蒸汽时代。

并非1号城的人们不思进取,而是受限于城市所处的自然环境和周边区域的资源。

1号城周边地域煤炭资源丰富,金属矿物资源贫瘠。一号城一年有五分之四的时间都阴雨天,清洁的太阳能源在这里不适用。

在各种现实的综合条件下,1号城的主能源依然是煤炭。这导致了整个城市科技树只能往蒸汽技术上展。

长久这样展下来,1号城的环境就变成了现在这样。整个城市常年都被雾汽(写作汽读作mai)环绕。

有着前世的记忆,单小溪对这样雾蒙蒙的情况完全不感到奇怪,甚至有些熟悉和怀念。

戴好口罩,单小溪拉着行李箱向不远处的街道走去。

那里有个小型的停车场,许多马车停在那里等待着客人。

是的,没有看错,是马车不是汽车。马车比汽车更环保,不是吗?感谢1号城的科技人员没有研究出烧煤炭的汽车。

单小溪来到停车场,上了一辆公共马车。

这种公共马车的车厢比普通马车稍微长一点,可以乘坐八个人。公共马车的优点是价格便宜,对于独自出行的人来说比较安全。

而且想想传送票的价格,就能推断出传送站来往的都是有钱人。这样的有钱人大多都有自己的马车,只有外地来客才需要临时雇佣马车。

1号城的治安怎么样?

1号城没有强制划分环区,人员流动是混杂的。如此一来,治安情况就变得非常复杂。

公共马车按点车。

单小溪上车后等待了不到十分钟,车子就出了。这一趟只有三个乘客。

对面两人都是男士,跟单小溪一样各自带着行李。三人都是独自出行,彼此不认识。

其中一位较年长者非常绅士,在单小溪放行李的时候还帮了她。

1号城的传送站也建立在很偏远的地方。出了传送站所在范围,道路周围都是荒地。

马车的车窗是防水的,在不下雨的时候都卷起来挂在车厢顶上。

单小溪一个人坐在车厢一侧长条凳的中间,正对着对面的窗口。对面两人则分开坐在凳子两端,正好把窗口的空间让了出来。

单小溪通过不大的窗口望向外面笼罩着雾汽的荒地,莫名有种前世农村旅游的错觉。

单小溪想跟对面两人说说话,但有点不知道该怎么开口。

那两人感觉都比较谨慎,甚至有种在防范其他人是强盗的可能。尤其是那位年轻的小伙子,一直把自己的行李包抱在怀里。

单小溪忍不住在心里偷笑。

沉默的车厢里气氛越来越尴尬。好在车夫适时打破了这份沉默。

“三位客人,你们的目的地是哪里?”

一般来说,公共马车的停靠地点是固定的。

比如单小溪现在乘坐的这辆马车的目的地是中央广场和传送站。马车整点车,在两个目的地之间来回。

但实际情况是,中央广场在1号城市的中心,很多乘客不需要去那么远的地方。

脑子灵活的车夫会提前询问乘客的目的地,只需要乘客再加一点钱,车夫就会把乘客一一送到他们要去的地方。这样乘客就省去了转车的时间,车夫也能赚点外快。

单小溪搜集的信息里就有这件事。她本来就打算多给车夫一点钱直接把她送到酒店。她早就想好住在哪里了。

单小溪刚想说出自己的目的地,却听到对面的年轻人抢先开口了。

“你想干什么?”

年轻人的语气带着质疑和不安,“我的朋友在中央广场等我,如果我没准时到达,他会立刻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