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节 (第2页)

他却不知道,官职之所以能够庇佑官员,使神通无效,依靠的就是官职上本身就附带的万千黎民家国天下,涓滴汇聚起来支撑国运的气数之力。

而林封谨自身,却已经在本人不知情的情况下,若神灵那样的被几千人供奉了起来,他自身虽然还不觉得,但也同样要被这几千人的感激,希冀,祈求等等百般执念缠绕纠结,这同样也是纯正无比的气数之力!

孙和林的个人实力再强,精神意志再怎么千锤百炼,也决计不可能和几千人的虔诚无比混合在一起的执念相抗衡。以一敌万,从古到今也只是存在于传说当中而已。若不是林封谨此时根本还不懂得利用这气数之力,他根本也不会受到这样重的伤势。

不过想不通归想不通,林封谨最后还是得出了一个结果,那就是在先前战斗的某一个时间段当中,自己确实是应该进入到了“神通免疫”

的阶段当中,至少在付道士过来打算用茅山的符咒神通来救人的时候,这个效果还是存在的。

不过醒来后林封谨也尝试过,却是很遗憾的发觉这效果消失了……他背后的那颗红痣此时都隐没不见,自然是一切恢复如初了。

※※※

林封谨的伤势痊愈的速度快得惊人,三天以后便能够骑马奔驰了。在这期间,林封谨也是调查过那一支北汉国出塞的军队的来历——准确的说,他是想要弄明白那支军队当中强悍无比的妖命者的身份。当然,林封谨不是为了报复,而是为了以后有所防备,一旦有那人的地方,便立即远避几百里外避祸。

遗憾的是,草原上面的消息一直都很不通畅,林封谨那一夜完全被那人的气势所慑,逃得都是惶惶若丧家犬一般惊心动魄,所以绘画出来的那支军队的旗帜和标识也有些扭曲,认不出来也是很正常的。

看看到了第四天的时候,林封谨的伤势虽然还没有完全痊愈,却也是动身上路了,因为这时间已经是真的不能够再拖下去,而他的目的地不是别的地方,正是草原上的科托部,九渊先生他们的落脚之地。

这一次林封谨再也不敢托大,随行都带上了两百余名三里部的精锐拱卫周围,有了这些人护在身边,并且也没有携带货物,可以说草原上便是海阔天空,大可以去得。

这一路行来,路上倒是风平浪静,倒不是说草原上忽然变得治安良好,而是对于各个部族来说,想要吃下林封谨他们这两三百号全副武装的流窜马贼,偏偏还没有任何的货物,那真的是实在是收入和回报不成正比,几方权衡之下,自然就放他们过去了。

科托部落却是草原上面罕见的定居部落,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那是由于科托部落许多年前非常非常幸运的发现了一个铁矿。并且还是露天铁矿,并且他们的牧奴里面,就恰好有人懂得冶炼之术,虽然是相对落后的那种,再加上当时的族长也是很有眼光的一个人,所以,这个部族很罕见的成为了草原上唯一半牧半定居的部族。

铁矿带来的巨大经济收入使科托部落富强了起来,若不是铁矿的产量受到了限制,当然还有接下来的好几任族长都是属于进取心不足的人物,否则的话,他们很可能都会成为草原上面的霸主。

绕是如此,科托部落也是草原上的固定经济中心,并且十分繁盛,这里也是诸多商队的终点站。所以林封谨带着两百来号人来到这里,简直就仿佛是一块小石头被投入到了大海里面,可以说是波澜不惊。

科托部落的驻地叫做八尔日,在他们的语言里面翻译一下,便是可以挤得出酥油的泥土的意思,八尔日的规模就相当于一个大的县城,当然,没有城墙。人流量自然是颇大的,在来到这里的汉人当中打听了一下,林封谨便问到了西面乃是汉人的聚居地,便策马往着那个方向赶了过去。

这里毕竟乃是草原上,想要看到林立的客栈和商铺是不可能的,因此西面也是一排一排的毡包,不过上面却是写着“王记”

“孙记”

等等的汉字,还有汉族人开的酒店,在毡包外面挑出来了一面青旗,生意还是极好。

林封谨却是知道,似九渊先生这种在儒门当中也是举足轻重的身份,无论言行举止,都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格和威仪,孟子·尽心上就有记载:君子居移气,养移体,大哉居乎!

所以若是有条件的话,应该是不会在鸡毛小店里面凑合的。

到了地头上,林封谨却是不敢张扬,所以三里部的人也不动用,他便拣着那些规模较大,较为豪华的毡包一路上询问了过去,偏偏这里可以说是地广人稀,每家店铺的毡包都是连绵一里余,所以林封谨一路问过去,可是累得够呛。

这时候,林封谨忽然见到路边有个黑瘦中年男人在摆摊,看起来有些痴痴呆呆的,卖的东西很杂,既有虎骨,牛鞭,鹿角等等药材,也有丝绸,棉布等等内地的货物,不过当地风大,而这些货物普遍都是比较轻的,所以这男人就拿了一块石头压在了摆摊布上,避免被风吹得一塌糊涂。

虽然简单扫了一眼,林封谨却是眼前一亮,立即便走了上前去,蹲在了摊位上看了一会儿,便道:

“你这虎骨还不错,要卖多少钱?”

这黑瘦汉子呆滞的道:

“三两银子。”

林封谨沉吟了一会儿道:

“……虽然有些贵,但胜在这骨头好像还没有被蛀过,这样吧,这虎骨我是买回去研粉的,你将压摊子的石块给我,让我砸开看看虎骨里面,没生霉的话,那么我就买了你的。”

哪里知道,这时候忽的又有一个声音传了过来:

“这虎骨要是里面的品质好的话,能值四两银子!

老板,我出四两银子,条件也是一样你将压摊子的石块给我,让我砸开看看虎骨里面,没生霉的话,那么我就买了你的。”

林封谨听这声音颇有些耳熟,便转头一看,发觉个清秀少年,颇有些眼熟,仔细再一想,便正是自己前来东林书院的路上,在早饭铺子上遇到的那个少年,相互之间还争辩过如今军队里面的冗兵,今天却是他单独一个人出外。

这少年大有泱泱之气,甚至都可以与司马防和孙向这等苦读诗书的才子互相辩论,不落下风,可见其必然是名门之后,没想到他竟然也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的关,来到了这草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