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9章 轮台 (第1页)

作者:木子蓝色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五月底,

大军东行,又遇到一条河,水流哗哗,凉风习习,河岸边绿树成荫。

“这就是大西沟,还有个名字叫老龙河。”

“这里以前是轮台国,”

看着前方的河流,沙钵罗叶护贺鲁向武怀玉介绍道,这条河发源于天山,是条冰雪融水为主的河流,由南向北长四百余里,流入准噶尔盆地南缘。

这条河曾经蕴育出了古车师人的灿烂文明,东汉时这里是车师六国一部份,西汉时这里分布着十余个游牧部落,称为十三国之地。

汉设西域都护府,这里隶属轮台。

而在三国时,车师后国在这条河的乌泊尔洼地建立了淤赖城,是这里的第一城。

古城早已不在,武怀玉上次从这路过,就没见到古城。

“还有残留的夯土城墙,四个城角还尚存方形角楼遗迹,残存的土墙高的尚有两丈余,就在乌泊尔洼地,”

贺鲁说道。

魏晋以来,丝绸之路开辟了新北道,这里正当要冲。

背倚天山,东扼通往高昌和南疆的必经要道天山白杨沟口,位居要冲。

这里原来是贺鲁掌控,他的人马在古城遗址屯驻设卡,征收过往商货的税。

不过在高昌北面,

现在有两座城,一是莫贺城,在老龙河的东岸,在他们此时位置的东北数十里外,那里也是原先贺鲁所驻之城。

还有一座城,则更大更坚固,便是可汗浮图城,在这里东北三百余里,因突厥可汗曾在那建立浮图而得名。

如今莫贺城和可汗浮图城,都落到了高昌世子?智盛的手中。

武怀玉看着眼前这片绿洲,生机盎然。

因为战争,

如今丝路堵塞,没有商货往来,使得这里寂静了几分。

遥想当年西汉时李广利远征西域,灭轮台国,设使者校尉屯田。

常惠、班超这些历史名人,都曾在此奋斗过。

武怀玉让贺鲁带着他到古城遗址,

只剩下残坦断壁,依稀能分辨出城墙、角楼、瓮城,还能看的出子城、罗城之分,大略估计,原来的城池周长有四五里,在西域已经算是一座大城。据说现在都还有牧民偶尔在遗址发现汉代铜镜、铜钱、小铁器等遗物。

红柳丛生。

汉之号令班西域,

可以想象,当年这座城,当年的汉朝,还有无数的西征健儿,他们万里移民戍边,

当年汉城今犹在,

可当年的汉儿呢,

西域唯一还留下的汉儿后裔族群,也就是高昌国了,可如今大唐却要灭高昌国,说来不免让人心情复杂。

可势已如此,也只有征服一统。

登上土城残留的城墙上,看着四面,倍觉荒凉,这里也曾是无数汉儿屯田之地,他们曾万里迢迢前来,在这里一代代的垦荒屯田,据说曾经在此开垦了十万亩粮田。

但现在,粮田也早就又成了牧场。

“再次向诸部传我军令,高昌王父子背叛大唐,本相奉旨代行天罚,伐灭高昌。但罪只在高昌王父子,罪不及高昌百姓。

();()  诸部攻城掠地,不得伤害高昌百姓,”

“高昌百姓,我汉家儿也,遗留西域数百年,如今回归矣。”

他拍着旧土墙,

“我决定,重筑此城,城名轮台,”

随同的长史窦诞在武怀玉身边道,“武相,汉代李广利所灭轮台国,并不在此,而是在天山南面,在焉耆与龟兹之间。”

武怀玉笑了笑,“我知道,西汉武帝时,李广利远征河中大宛,西域诸国纷纷对大汉远征军紧闭国门不供补给,李广利灭国立威,

他当时恰经轮台,于是攻破轮台国,为威慑西域诸国,于是下令屠城,男女老少鸡犬不留。”

西域诸国震慑,从此汉军进攻大宛路上再无阻碍。

汉轮台,距离这里,还有一千多里远呢。

武怀玉又岂会不知晓,毕竟在后世,西域也还是有个轮台县的,就在当年轮台国。

说起当年李广利灭轮台国,其实不得不说当年汉代征服西域的策略,

当年轮台国在西域天山之地,处于丝绸南路上,是?很普通的西域绿洲小国,但后来却被大唐屠灭,汉朝还在那设立了西域都护府。

当年,大汉与大宛国,打了一场三年之战。

大宛远在河中,与西域还隔着葱岭帕米尔高原天险,后人多说汉武帝好大喜功,为了大宛国的汗血宝马,便要劳师远征。

其实这未免小瞧汉武大帝了,站在当时汉武帝角度,他最大的敌人其实是匈奴,也一直是匈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