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辰小说>这个导演要谢罪起点 > 第97章 再改 投入

第97章 再改 投入 (第2页)

作者:丘拉皮卡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后者只是产品外观和功能的局部改进,拿出来的东西还是封装之后的产品,不涉及底层技术和逻辑。

前者需要阿莱开放控制系统的接口,允许

马云腾的母上大人出马大力游说,加上《魔都假日》和《1951》对阿莱数字摄影机的开拓性意义,终于成功说服阿莱管理层破例同意。

剧组可以在阿莱跟机员的现场监督之下,改装和使用摄影机控制键盘。

其实最关键的原因还是利益驱动,因为这个傻大黑粗的玩意儿,陈一鸣预先做了专利申报。

阿莱不同意无所谓,他大可以等专利审核通过之后去找那帮小日子公司。

要知道现在数字摄影机市场还是蓝海一片,有志于此的公司一大把,阿莱还做不到1o年后的一家独大。

只不过陈一鸣并不指着这东西赚钱,偶尔搞明完全是为了拍电影方便,因此

事实证明,在利益面前,号称铁脑壳的日耳曼佬也是懂得变通的。

桑平正在向保罗解释他的想法,“一边降高一边缩杆,相当于水平和高低两个方向同时移动,摄影机的晃动幅度还是有些大,这是我们之前验证过的。

所以我还是坚持不缩杆,调焦距,把主要工作交给摄影机本身的机能。”

听完祥瑞的翻译,保罗叽里咕噜地说了一长串话,打头就是连着三个“不不不”

,随后才是祥瑞的翻译。

“这样拍节奏太慢太平,我们需要更不平庸的选项。”

陈一鸣咳嗽了两声,中间几个人这时才注意到陈一鸣的存在,纷纷和他打招呼。

桑老爷子的心思全在拍摄上,不经客套直接开口求支持,“小陈,我认为开场

保罗刚听完祥瑞译出

陈一鸣略显“羞愧”

地回避了桑平和保罗争取支持的目光,自顾自地说道,“你们的意见都有道理,我各同意一半,所以咱们再改一下分镜吧。”

桑平和保罗听了无不面色大变,马上就要开拍了,你小子还来?

两人的“变态”

是有前情的,因为开场戏的分镜,过去一个多月里都不知道改了多少稿,摄影组的一众人等被陈一鸣折腾得欲仙欲死。

最早的一稿完全脱胎于原版《1917》,从秦哥找到木头开始,全程战壕戏。

这种编排都不能说是舒缓了,简直就是波平如镜。

走访过老兵之后,陈一鸣希望对我军物资极度匮乏的状况多一些侧写,因此在开场戏里加了几台破烂解放卡车做背景。

也就是把战士们搬运和吐槽的情景,穿插在两个主演的行进过程中。

算是在

至于拍摄手法,则没有多少变化。

陈一鸣由此进一步拓宽思路,他想到了那部号称《金刚川》原型、反映半岛战争后勤线斗争的纪录片《钢铁运输线》。

反复推敲之后,他再次改动分镜稿,把开场戏的时间节点往前推,从“主角汇合”

变为“抢救物资”

,这就是现在这一版开场戏的雏形。

说句题外话,老沙如今在剧组里已经是“瘟神”

一样的存在,各部门无不“谈沙色变”

在陈一鸣的鼎力支持下,沙老爷子老夫聊少年狂,有了极大的“挑刺”

干劲儿,主观能动性爆棚。

将近七十岁的老人家,先是天天泡在外景地上,指挥着工兵一土一木地“复原”

战场。

他的微操水平简直赛过常委员长,都是诸如“这个机枪巢向左移动一点五米”

或是“那个防炮洞的拐角再弯二十五度”

之类的操作。

一度弄得战士们远远见他过来就忍不住想尿遁,怕之惧之甚过自家团长。

外景地弄差不多了,他又把精力无缝转移到剧组的幕后部门。

摄灯录他老人家看不懂,于是看得懂的服化道成了重灾区,全都在老沙的淫威下瑟瑟抖。

这会儿他老人家正和兼管这三个部门的副导张维宁吵架呢,那调门儿是一个更比一个高,摄影车这里都能听得清清楚楚。

老张是业内知名的群演大管家,天天在大群戏里泡着,练就了一副大嗓门,不用喇叭都能镇住最调皮的群演。

能和老张比音量,可想而知老沙有多么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