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5 裁缝 冲动 (第2页)

作者:丘拉皮卡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把人与人的对抗转化为人与时间的对抗,在限定的时间内克服重重困难,最终达成预定的目标。

对啊,虽然说一切战争电影都是反战电影,但是干嘛非要盯着敌人、武器、杀戮、爆炸、血腥等等元素不放呢。

类似的枪炮寥寥的战争电影还看过啥来着。

《士兵之歌》,大毛导演格-丘赫拉依的杰作,开创了战争公路片这个杂交类型,讲一个普通士兵在6天探亲假期中的所见所闻。

《1917》,不列颠导演萨姆-门德斯的作品,两个传令兵的8小时奇妙冒险,比起剧情技术上更加骚气,通过巧妙的剪辑实现了伪“一镜到底”

诺大神的《敦刻尔克》场景太多太大,筹备时间短不了,陈一鸣肯定ho1d不住。

《士兵之歌》涉及场景也不少,而且建国初期的国内场景还原起来代价太大,也不大行。

所以,就《1917》比较合适。

如果以半岛战争为背景,玩儿一把“一镜到底”

,有没有可能呢?

两名底层士兵,被派去前沿阵地传递“进攻取消”

的命令。

好像不太符合半岛战争的特点,进入阵地拉锯战阶段之后,双方阵地都是头顶头,间隔不过几十上百米,类似《1917》里的大片无人区从来不曾出现过。

运动战阶段,倒是有坚果一方主动后撤拉长华国补给线的举动,不过华国进攻部队打惯了穿插作战,并不依赖后方上级的命令。

总之,让两个新兵去通知前线部队取消进攻,在华国军队里实在太过儿戏了。

那么换个思路,不是通知取消进攻,而是通知提前撤退呢?

似乎有门儿哎!

陈一鸣搬过《半岛战争战史全记录》,重点翻阅拉锯和相持两个阶段。

与前世差不多,本时空的半岛战争中,运动战阶段与阵地战阶段之间,同样存在一小段敌进我退的时间。

那几个月是华国军队最困难的一段时间。

n次打击之后,随着双方持续增兵,狭窄的半岛战场被塞得密不透风,战争初期华国擅长的穿插进攻作战再也打不起来。

我方受困于后勤不畅攻坚乏力,攻转守时又来不及构筑坚固的工事,战士们只能用轻武器和血肉之躯来对抗对方海量的飞机重炮和坦克。

因为战士们的英勇作战,战线整体后退幅度并不大,基本都是几公里到十几公里,围绕着连绵不绝的山头节节抵抗。

随着后勤问题逐渐解决,支援炮兵逐渐到位,坑道战术逐渐完善,我方得以扭转局势,甚至在局部地段由守转攻,此后战线再未有大的变动。

所以,在敌进我退的特定时间段,我方通信兵穿越火力封锁抵达前沿阵地,通知前线某个山头的守军提前撤退,在逻辑上是完全讲得通的。

半岛战争中,坚果一方确实习惯于扬火力优势,对着我方阵地的增援通道没日没夜地打炮,人为制造封锁区。

这个情节在前世很多片子里,比如《上甘岭》、《李延年》、《黄继光》等都有所表现。

梳理到这里,他突然现纸上记录的剧情梗概有些眼熟啊。

这不就是一部反向操作的《集结号》么。

《集结号》里,主角率领的连队奉命断后阻击,结果一直没能听到团长承诺的允许他们撤退的集结号,最终连队全军覆没只有连长存活。

而在陈一鸣翻阅的半岛战史中,那段艰苦的阻击岁月,所有驻守在一个个山头上的华国战士,没有撤退的期待,只有坚持的选择。

要么坚持到后援赶到推迟牺牲的时间,要么坚持到弹尽粮绝与敌谐亡,要么坚持到敌军心志动摇另寻突破口,要么坚持到阻击意义减小上级传令撤退。

那一次次以山头名字甚至山头标高为代号的战役中,大部分是前两种结果合而为一的英勇壮烈,即便是寥寥无几的后两种结果,官兵生还率也低得惊人。

几个月的阻击战斗,面对着联合军的狂轰滥炸,一个又一个连队如同扑火的飞蛾,悉数湮没在被钢铁与火药磨成粉末的虚浮黑土里。

面对坚果的优势火力,想要减少伤亡,每个山头阵地最多只能摆上一个连,守军必须面对几倍甚至十几倍兵力的围攻。

阻击不是半天一天,而是三天五天、八天十天,因为二线阵地同样需要时间构筑工事,否则节节抵抗会直接演变成一溃千里。

这里不存在《集结号》式的欺瞒,每一支驻守在山头上的连队,都清楚地知道自己将要面对些什么。

陈一鸣在纸上记录下一个个战役、番号和姓名,这将是他按图索骥的宝贵线索。

他心底涌现出一股冲动,一定要借着这次的机会,与那些百战余生的老兵们面对面地聊一聊。

探寻一直萦绕在他内心里的一个问题。

当战友在身边一个接一个地倒下,当战斗无休无止死亡无处不在,还在坚持战斗的那些战士,究竟在想些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