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辰小说>这个导演要谢罪 方圆 > 第96章 懂的都懂 爱不释手

第96章 懂的都懂 爱不释手 (第2页)

作者:丘拉皮卡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也就是郜叔联系的k-18教练机尚需等待排期,否则陈一鸣还会进一步加大难度,跳到天上从飞机戏开始拍。

陈一鸣当然也是有理由的。

《1951》的外景地是自己搭的,随便用没有时间限制。

主要演员签的都是长档期,半年内随时待命。只有侯永、李箭签的是1个月,因为两人戏份少而且是内景戏,不挑天气。

加上设备、道具也都是自己攒的,不存在到期归还的问题。

因此陈一鸣有极大的自由度,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来选择拍摄方式。

相对而言,只有军方提供的重武器不由陈一鸣控制,所以飞机、大炮、坦克这些大杀器出镜的戏份,要尽量往前安排,给后续拍摄预留冗余。

虽然说先易后难的拍法更有利于磨合剧组,但也只能说大体上如此,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

至少陈一鸣觉得,《1951》就不适用。

剧组的幕后都是来自华国几大制片厂的业内精英,陈一鸣不担心他们的能力和素质,担心的是他们的配合度和对自己理念的认同。

谁让他连三十岁都没到,嘴上没毛呢。

陈一鸣很清醒,拍摄过程中一定会生矛盾,而且还不会少。

越是有能力的精英,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就越是固执。

对于迟迟无法认同、难以合作的成员,陈一鸣只有一个办法,不换脑子就换人。

所以他宁愿把矛盾暴露在最初期,换人要趁早不是吗?

……

上午8点半,车队抵达外景地,各部门开始按照事先的安排,投入紧张的前期准备。

陈一鸣还是很“仁慈”

的,一般这种复杂的大场景,剧组都是半夜就出,摸黑完成化妆、置景、铺轨等准备工作,天一亮就开拍。

胶片时代这样做是为了抓天亮那一刻的魔术光线,数字时代则纯粹是为了赶进度省钱。

不过陈一鸣已经做好了

李明亮客串陈一鸣的导演助理,领着学生兵们搬运、架设监视设备。

这小子混老了剧组很会来事,亲自动手先把导演椅给陈一鸣支好了。

陈一鸣一屁股坐下,拿起保温杯喝上一口热茶,舒坦!

“丞相,我车上最后一排座位有个大提包,你去给我拎过来。”

这外号是陈一鸣起的,又明又亮,岂不就是诸葛丞相么?

李明亮麻利地把包包拿过来,陈一鸣拉开拉链,从里头拿出一个八九寸大小的迷你小电视。

学生们搞好监视设备之后,开始动手搭遮风挡雨的棚子,一边搭一看伸头看稀奇。

陈一鸣在提包里又掏出两个工字型的把手,直接卡进小电视两侧的插孔里。

双手握住把手往起一举,还行,不算很沉。

然后他又掏出一大卷手指粗细的缆线,一头接在小电视背后,另一头接上一个分插,让李明亮连到摄影组正在调试的F35上。

连上电源,开机,小电视一阵闪烁之后,画面逐渐稳定,图像与试机中的摄影机完全同步。

李明亮拿过来试了试手感,口中感叹不已,“陈导,这是监视器?怎么这么小这么轻,清晰度还挺高!”

陈一鸣笑着回答,“这是我特别订制的高科技,咱们也喝一回好莱坞的头汤。”

这东西也是陈一鸣在《1917》的花絮里看到的,便携式监视器。

萨导拿着它就可以全程跟随斯坦尼康摄影机,把拍摄中的问题

原理其实很简单,跟分体式F25B如出一辙,把监视器的几大组件分开,显示单元独立出来连接摄影机。

无处理的原始图像显示在小电视上,用于导演随时指出穿帮、走位失误等物理问题。

预处理的原片依旧显示在监视器上,用于分辨色彩、滤镜、表演等魔法问题,并决定是重拍还是通过。

陈一鸣捅破那层窗户纸,阿莱很快就做出了样品,跟机员过来时一起捎给了陈一鸣,算是实践验证。

过来跟陈一鸣汇报烟火准备工作的伏瑞香一眼看到小电视,立马爱不释手地拿过去玩儿起来。

实话实说,这玩意儿像是个机器人脑袋,一个方脑壳支着两个大耳朵,看上去还挺萌的,难怪祥瑞喜欢。

陈一鸣也不阻止,后面祥瑞跟它打交道的机会不会少,现在培养培养感情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