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辰小说>这个导演要谢罪 方圆 > 第三视角 装逼利器

第三视角 装逼利器 (第2页)

作者:丘拉皮卡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我问过巨石工坊,两种处理方式他们都有技术储备,不过最终的呈现效果各有短板。

前者在于松鼠的微表情可能不够细腻,毕竟松鼠不是演员;后者则是现有技术对毛的模拟还有缺陷,因此真实性上会略逊于前者。

当然,不管是哪一种,都不会拖延我们今天的拍摄进度。

我们只需要调整运镜方案,大全景之后摇镜+推镜聚焦预留给松鼠的点,然后模拟松鼠的运动轨迹顺里成章地把镜头聚焦到土路上,直到货车驶近,与松鼠达成互动。”

陈一鸣一边说一边翻到最后一页,上面用圆圈、三角、方块和线条模拟出摄影机、货车与松鼠的相对位置与变化轨迹。

“二位,我是这样设计的。

松鼠从树上下来,出树林,来到道中靠近一枚松果,此时货车刚好高驶过它的头顶。

推镜越过松鼠,跟随货车来到车底,摇镜+推镜捕捉司机下车的双脚,衔接上主次关系,定格,移镜跟随双脚去往车后。

中途会有轮胎的遮挡,我们又可以多一个剪辑点。

镜头跟随双脚保持在车底低机位,这里我们增加一个细节,司机扒着后车厢挡板想爬进车厢,结果摔了个仰面朝天。

此时镜头就可以顺理成章地推镜给司机特写,然后跟着站起来的司机抬高,摇镜越肩,短暂地切换到司机的

配合炮弹落地的音效,司机视线看向远处的山脚,镜头跟随转过去,拉高,取到硝烟弥漫的远景,同时重新回到摄影机的

陈一鸣讲解得够直白够细致,两人又都是行家,各自在脑海里推演一遍之后,很快就现了问题。

依旧是桑平先言,“小陈,虽然关于特效我是外行,但原理还是大致了解的。

不管松鼠是真是假,松鼠与货车交汇的段落,必定是重中之重,不经过特殊处理,很大概率会有不协调的情况导致穿帮。”

保罗也通过祥瑞提出疑问,“陈,运镜确实有变化,但给我一种动画cg的感觉,这与电影的整体氛围,会不会不搭配?”

不得不说两人的艺术直觉都很敏锐,提的意见可谓一针见血。

如果是跟陈一鸣同批的穿越客,可能瞬间就能戳穿后者的戏法,开场戏里的松鼠,怕不就是从《冰河世纪》里跑出来的。

陈一鸣先回答保罗的疑问。

“二位,我们知道这是电影

两人对视一眼,不太明白陈一鸣的意思。

“假设现在我们就是坐在电影院里的观众,电影开始放映之后,我们会先后看到哪些画面呢?”

陈一鸣掰着指头给两人列举,“先一定是龙标,然后是魔影集团的cg,金盾影视的cg,铂爵传媒的cg,最后才是正片,没错吧?”

这很容易理解,两人都点了点头。

陈一鸣两手一摊,“那我在铂爵传媒的cg动画后面,又接了一段有点像cg其实不是cg的片段,观众会有什么观感?”

保罗一拍额头,大声说道,“陈,这真是天才的创意,你居然能想到用这种方式调动观众的情绪。”

全程旁观的伏瑞香也面露惊容,她怎么也想不到,还有这种玩儿法,电影正片把片头的公司宣传cg都算计了进来。

她自问自答,观众看到cg做的松鼠,

多半是觉得,这家出品公司的片头cg怎么这么长,而且十几秒了为什么还没打出公司名字?

然后随着镜头的持续运动,观众突然现电影原来早已开始,他的观感又会怎样?

祥瑞把自己代入进去,现居然没有丝毫被愚弄的情绪,反而对后续有了更多期待感。

至于松鼠有些假?

谁还记得?

上了年纪的桑平最后反应过来,对于陈一鸣算计别家cg的小聪明他不予置评,他关心的是,货车与松鼠交汇的段落,陈一鸣打算怎么办?

陈一鸣既然能把这套方案拿出来,自然事先考虑过如何执行,那么大的Bug他不可能视而不见。

“桑老师,交汇的部分,我打算使用时间冻结技术。”

陈一鸣所说的时间冻结,是一种摄影技法,不是通过摄影机,而是通过照相机来实现的。

简而言之,就是不同位置的多台照相机组成一个相机阵列,对准静止物体同时或按一定次序按下快门,这样就得到了一组照片。

然后把这组照片按照电影的帧率顺序播放,就可以让该物体旋转起来,制造出动态的效果。

本时空这种技术的产生,源于一些先锋导演的尝试,他们想让慢镜头再慢一些。

慢到极致也就是静止,于是照相机就这样被引入了电影拍摄。

陈一鸣在拉片时详细了解过这项技术之后,立刻就反应过来,这不就是《黑客帝国》里的子弹时间嘛。

这可是一大装逼利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