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伯乐不常有 (第3页)

杨廷和道,“这项国策看似不起眼,实则影响深远,具体到哪个部门来拍板很重要……”

“朕亲自拍板!”

朱厚照抢答。

杨廷和一呆,嘴角抽搐半晌,拱手道“皇上英明。”

皇帝都这么说了,他还能咋说?

细想想,皇帝拍板也没什么不好,一来,如此更有利于朝堂平稳,二来,以他的权势地位已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皇帝对他亦是倚重,他可以从皇帝这里过渡话语权,达到自己的政治抱负,且从长远来看,这种模式更健康合理。

杨廷和同意,杨一清更是没意见。

大方向上达成一致,接下来就是具体细化的专利保护法了。

其实古人的思维并不僵化,只是时代局限下,有些事情想不到,可只要提出来,他们立即就能想出应对之法。

尤其是像杨廷和、杨一清,这种高居政治权力中心的政治家。

设置审查机构,刺激明创造的动力,推动新型事物的应用……

从上午聊到中午,又从中午聊到下午,直到申时时分,四人肚皮咕咕直响,方才告一段落。

杨廷和道“皇上意欲何时推行这项国策?”

“这次你确定不会有人反对吧?”

“肯定不会!”

杨廷和笑道,“得利的一方,又岂会反对?”

“再推敲一番细节,待其完善之后,就开始运作。”

朱厚照说,接着,淡淡道“最近百官跟夏家走得过近了,皇后还没生呢就搞这套,呵呵……,回头你俩知会一下,谁再与外戚密切往来,朕可要挑他毛病了。”

二人起身行礼,道“臣遵旨。”

“嗯,今日就先到这儿吧。”

朱厚照也站起身,朝李青道,“明日早些进宫。”

“遵旨。”

朱厚照微微颔,转身往外走。

“恭送皇上。”

三人长揖,待皇帝走后,才直起腰来。

杨一清问道“先生这次回来,临时还是长住?”

“过些日子就走。”

李青说。

闻言,杨一清略感遗憾,杨廷和却是放松下来。

今时不同往日,杨廷和已达到了权力的顶点,且在他的经营下朝堂也逐渐趋于平稳,自不想再来个人分权。